
別再詞窮啦!這些連接詞讓你英文表達像台灣人一樣溜!
連接詞就像語言的魔法師,能把句子和段落串起來,讓你的英文表達更流暢、更自然。今天,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一些常見的英文連接詞,並且用台灣人的方式,把這些連接詞學起來,讓你不再詞窮,英文表達更上一層樓!
and:好朋友般的「而且」
And
是最基本也最常用的連接詞之一,就像我們說話時的「而且」、「還有」,用來連接兩個或多個相似或相關的想法。
- 用法: 連接兩個或多個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、副詞,甚至是整個句子。
- 解釋: 表示並列、附加或順序。
例句:
I like coffee and tea. (我喜歡咖啡和茶。)
- 說明:連接兩個名詞 “coffee” 和 “tea”,表示喜歡的兩種飲料。
She sings and dances beautifully. (她唱歌和跳舞都很好。)
- 說明:連接兩個動詞 “sings” 和 “dances”,描述她的才藝。
He is tall and handsome. (他又高又帥。)
- 說明:連接兩個形容詞 “tall” 和 “handsome”,描述他的外貌。
She spoke clearly and confidently. (她說話清晰且自信。)
- 說明:連接兩個副詞 “clearly” 和 “confidently”,描述她說話的方式。
The sun was shining, and the birds were singing. (陽光普照,而且鳥兒也在歌唱。)
- 說明:連接兩個句子,描述一個美好的場景。
台灣人的用法: 我們在口語中也很常用「而且」、「還有」來表達類似的意思,例如:「這家店的飲料好喝而且便宜」、「我喜歡看電影還有聽音樂」。
but:轉個彎的「但是」
But
用來表達對比、轉折或相反的意思,就像我們說話時的「但是」、「可是」,用來引出與前面不同的觀點或情況。
- 用法: 連接兩個句子或短語,表達對比或轉折。
- 解釋: 表示與前面描述的情況相反或不同。
例句:
I wanted to go to the party, but I was too tired. (我想要去派對,但是我太累了。)
- 說明:表達想去派對的願望,但因為太累而無法實現,形成轉折。
He is rich, but he is not happy. (他很有錢,但是他不快樂。)
- 說明:表達有錢並不一定快樂,形成對比。
She studied hard, but she failed the exam. (她努力讀書,但是考試不及格。)
- 說明:表達努力並不一定會成功,形成轉折。
台灣人的用法: 我們在口語中也很常用「但是」、「可是」、「不過」來表達類似的意思,例如:「這件衣服很好看,但是太貴了」、「我喜歡他,可是他不喜歡我」、「我今天想出去玩,不過天氣不太好」。
or:選擇題的「或者」
Or
用來表達選擇、替代或可能性,就像我們說話時的「或者」、「還是」,用來提供不同的選項。
- 用法: 連接兩個或多個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,甚至是整個句子,表示選擇。
- 解釋: 表示在幾個選項中選擇一個或多個。
例句:
Would you like coffee or tea? (你想要咖啡還是茶?)
- 說明:提供兩個選項 “coffee” 和 “tea”,讓對方選擇。
You can stay here or go home. (你可以待在這裡或者回家。)
- 說明:提供兩個選項 “stay here” 和 “go home”,讓對方選擇。
Are you coming with us or staying here? (你要跟我們一起去還是待在這裡?)
- 說明:詢問對方選擇 “coming with us” 或 “staying here” 哪個選項。
台灣人的用法: 我們在口語中也很常用「還是」、「不然」來表達類似的意思,例如:「你要吃牛肉麵還是滷肉飯?」、「你要喝珍珠奶茶還是奶茶?」、「你今天不想出門,不然我們在家看電影?」。
so:所以然的「所以」
So
用來表達因果關係,就像我們說話時的「所以」、「因此」,用來解釋原因和結果。
- 用法: 連接兩個句子,表達因果關係。
- 解釋: 表示後面的句子是前面句子的結果或推論。
例句:
It was raining, so I took an umbrella. (下雨了,所以我帶了雨傘。)
- 說明:因為下雨 (原因),所以帶了雨傘 (結果)。
He was tired, so he went to bed early. (他很累,所以他早點睡覺。)
- 說明:因為他很累 (原因),所以早點睡覺 (結果)。
She studied hard, so she passed the exam. (她努力讀書,所以她通過了考試。)
- 說明:因為她努力讀書 (原因),所以通過了考試 (結果)。
台灣人的用法: 我們在口語中也很常用「所以」、「因此」、「因為這樣」來表達類似的意思,例如:「天氣很熱,所以我喝了很多冰水」、「他昨天熬夜,所以今天很累」、「因為這樣,所以我決定取消行程」。
because:因為愛情的「因為」
Because
用來表達原因,就像我們說話時的「因為」,用來解釋某件事發生的原因。
- 用法: 引導原因子句,解釋主要子句的原因。
- 解釋: 表示後面的子句是前面子句的原因或理由。
例句:
I am happy because I am with you. (我很快樂,因為我和你在一起。)
- 說明:我和你在一起 (原因),所以我很快樂 (結果)。
She is studying English because she wants to travel to Europe. (她正在學習英語,因為她想去歐洲旅行。)
- 說明:她想去歐洲旅行 (原因),所以她正在學習英語 (行為)。
He couldn’t go to the party because he was sick. (他不能去派對,因為他生病了。)
- 說明:他生病了 (原因),所以他不能去派對 (結果)。
台灣人的用法: 我們在口語中也很常用「因為」、「由於」來表達類似的意思,例如:「我今天不想上班,因為我感冒了」、「因為塞車,所以我遲到了」、「由於颱風來襲,所以學校停課」。
if:如果時光倒流的「如果」
If
用來表達假設、條件或可能性,就像我們說話時的「如果」,用來描述某件事發生的前提條件。
- 用法: 引導條件子句,表達在某種條件下會發生的事情。
- 解釋: 表示如果某件事發生,那麼就會產生某種結果。
例句:
If it rains, I will stay home. (如果下雨,我就會待在家裡。)
- 說明:如果下雨 (條件),我就會待在家裡 (結果)。
If you study hard, you will pass the exam. (如果你努力讀書,你就會通過考試。)
- 說明:如果你努力讀書 (條件),你就會通過考試 (結果)。
If I had more money, I would travel around the world. (如果我有更多的錢,我就會環遊世界。)
- 說明:如果我有更多的錢 (條件),我就會環遊世界 (結果)。
台灣人的用法: 我們在口語中也很常用「如果」、「要是」、「萬一」來表達類似的意思,例如:「如果明天天氣好,我們就去海邊」、「要是我中了樂透,我就買一間大房子」、「萬一發生地震,記得要躲在桌子底下」。
when:當愛來敲門的「當…的時候」
When
用來表示時間,就像我們說話時的「當…的時候」,用來描述某件事發生的時間點或時間段。
- 用法: 引導時間子句,說明主要子句發生的時間。
- 解釋: 表示在某個時間點或時間段內發生的事情。
例句:
I will call you when I arrive. (當我到達的時候,我會打電話給你。)
- 說明:我到達 (時間),我會打電話給你 (動作)。
She always smiles when she sees me. (當她看到我的時候,她總是微笑。)
- 說明:她看到我 (時間),她總是微笑 (動作)。
We used to play together when we were kids. (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,我們常常一起玩。)
- 說明:我們還是孩子 (時間),我們常常一起玩 (動作)。
台灣人的用法: 我們在口語中也很常用「當…的時候」、「…的時候」、「…的時候」來表達類似的意思,例如:「當我下班的時候,我會去買晚餐」、「我小時候,常常去公園玩」、「吃飯的時候,不要看電視」。
where:你在哪裡的「在哪裡」
Where
用來表示地點,就像我們說話時的「在哪裡」,用來描述某件事發生的地點。
- 用法: 引導地點子句,說明主要子句發生的地點。
- 解釋: 表示在某個地點發生的事情。
例句:
This is the restaurant where we first met. (這是我們第一次見面的餐廳。)
- 說明:我們第一次見面 (地點),在這間餐廳。
I don’t know where he lives. (我不知道他住在哪里。)
- 說明:他住的地方 (地點),我不知道。
She went back to the town where she grew up. (她回到了她長大的城鎮。)
- 說明:她長大的地方 (地點),是這個城鎮。
台灣人的用法: 我們在口語中也很常用「在哪裡」、「…的地方」、「…的地方」來表達類似的意思,例如:「你知道郵局在哪裡嗎?」、「這是我長大的地方」、「這是我常常去喝咖啡的地方」。
while:時光飛逝的「當…的時候」、「雖然」
While
可以用來表示時間,類似 when
,也可以用來表達對比,類似 but
。
用法1 (時間): 引導時間子句,說明主要子句發生的時間。
解釋1 (時間): 表示在某個時間段內同時發生的事情。
用法2 (對比): 連接兩個句子,表達對比。
解釋2 (對比): 表示儘管前面描述的情況,後面的情況仍然發生。
例句:
While I was cooking, he was watching TV. (當我在煮飯的時候,他在看電視。) (時間)
- 說明:我在煮飯 (時間),他在看電視 (同時發生的動作)。
While she likes coffee, I prefer tea. (雖然她喜歡咖啡,但我更喜歡茶。) (對比)
- 說明:她喜歡咖啡,我更喜歡茶 (對比)。
While he is young, he is very responsible. (雖然他很年輕,但他很有責任感。) (對比)
- 說明:他很年輕,他很有責任感 (對比)。
台灣人的用法: 我們在口語中,時間的用法跟 when
差不多,對比的用法可以用「雖然…但是…」來表達類似的意思,例如:「當我在工作的時候,他一直打電話來」、「雖然他很忙,但他還是抽空陪我」、「雖然這部電影很好看,但是有點長」。
although/though/even though:退一步的「雖然」
Although
、though
、even though
都用來表達讓步、轉折,就像我們說話時的「雖然」,用來引出與前面情況相反或令人意外的結果。 Though
比 although
更口語化,even though
強調語氣,表示即使…也…
- 用法: 引導讓步子句,說明主要子句發生的情況,儘管有讓步子句的限制。
- 解釋: 表示儘管有某種情況存在,但仍然發生了某件事。
例句:
Although it was raining, we went for a walk. (雖然下著雨,我們還是去散步了。)
- 說明:下著雨 (讓步),我們還是去散步 (結果)。
Though he is rich, he is not happy. (雖然他很富有,但他並不快樂。)
- 說明:他很富有 (讓步),他並不快樂 (結果)。
Even though she was tired, she finished the project. (即使她很累,她還是完成了這個項目。)
- 說明:她很累 (讓步),她完成了這個項目 (結果),
even though
加強了語氣,表示即使非常累,也還是完成了。
- 說明:她很累 (讓步),她完成了這個項目 (結果),
台灣人的用法: 我們在口語中也很常用「雖然…但是…」、「儘管…但是…」來表達類似的意思,例如:「雖然天氣很冷,但是我們還是要去逛街」、「儘管他很忙,但是他還是會抽空陪家人」。
這些連接詞就像是語言的積木,學會了它們,就能搭建出更豐富、更精彩的英文表達。 多多練習,把這些連接詞融入到你的日常對話和寫作中,相信你的英文一定會變得更流暢、更自然,更有台灣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