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英文口說大翻轉:擺脫翻譯思考,讓你英文像母語人士一樣溜!
想要說出自然又流利的英文嗎?不再苦惱於腦中翻譯,直接用英文思考、表達,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樣輕鬆自在!這篇文章將分享擺脫翻譯思考的實用方法,搭配台灣用語,讓你輕鬆掌握訣竅,自信開口說英文!
你有沒有這種經驗?每次要開口說英文,腦子裡就像跑馬燈一樣,先想好中文,然後一句一句翻譯成英文,結果說出來的英文聽起來卡卡的、不自然,甚至還會詞不達意,讓對方聽得一頭霧水?
這種「翻譯思考」絕對是英文口說的頭號大敵!它會讓你反應變慢,沒辦法即時回應,而且翻譯出來的英文往往會受到中文語法的影響,聽起來就會怪怪的。
想像一下,你跟外國朋友聊天,對方問你:「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?」
如果你用翻譯思考的模式,腦子裡可能會先想:「我上週末做了什麼?喔,我去了電影院看電影。」然後開始翻譯:「I… I went to… a movie theater… to see… a movie.」
這樣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生硬?而且過程中可能還會因為忘記單字或文法,而停頓下來,讓對話變得尷尬。
其實,要擺脫翻譯思考,最重要的一點就是:直接用英文思考!
這聽起來好像很難,但其實只要掌握一些訣竅,就可以慢慢培養出這種能力。
1. 從「單字」開始,建立你的英文資料庫
不要死背單字!要學會把單字放在情境裡記憶。
比如說,你想學「delicious」這個單字,不要只是背「美味的」,而是要想想,什麼東西是 delicious 的?
你可以想:「This mango smoothie is so delicious!」(這芒果冰沙超好喝的!)
或者:「My mom’s homemade cookies are always delicious.」(我媽做的手工餅乾總是超好吃。)
這樣一來,你就不只是記住一個單字,而是把這個單字跟實際的經驗連結起來,下次要用的時候,就可以很自然地想到這些情境。
而且,要學會活用同義詞!不要只會用「good」,試著用「great」、「amazing」、「fantastic」、「awesome」等等,讓你的表達更多樣化。
舉例來說:
- Instead of saying “The food is good,” try “The food is fantastic!” (不要說「食物很好吃」,試著說「食物超棒的!」)
- Instead of saying “The movie was good,” try “The movie was awesome!” (不要說「電影很好看」,試著說「電影超讚的!」)
2. 用「圖像」思考,擺脫文字的束縛
人的大腦對於圖像的記憶力遠勝於文字。所以,下次要表達一個概念的時候,試著在腦海中浮現畫面,而不是文字。
比如說,你想說「塞車」,不要想「交通堵塞」這四個字,而是要想像在高速公路上,車子排成長龍,動彈不得的畫面。
然後,直接用英文說:「There was a huge traffic jam on the highway!」
這樣一來,你就不用再經過翻譯的過程,而是直接把圖像轉換成英文。
3. 用「簡單的句子」表達,避免複雜的文法結構
很多人在說英文的時候,會想要用很複雜的句子,來展現自己的英文能力。但其實,越複雜的句子,越容易出錯,而且也會讓你更容易陷入翻譯思考的陷阱。
所以,剛開始練習的時候,盡量用簡單的句子,把意思表達清楚就好。
比如說,你想說「我昨天晚上跟朋友去唱歌」,不要想著要用什麼複雜的時態或語法結構,直接說:「I went to karaoke with my friends last night.」
這樣簡單明瞭,而且也比較不容易出錯。
4. 「大量聽」英文,培養語感
多聽英文是培養語感的不二法門。你可以聽英文歌曲、看英文電影、影集,或是收聽英文 Podcast。
在聽的過程中,不用刻意去分析每一個單字或文法,而是要讓自己沉浸在英文的環境中,讓自己的耳朵習慣英文的語音、語調、節奏。
久而久之,你就會對英文的語感越來越敏銳,說英文的時候也會更加自然。
5. 「大量說」英文,勇於犯錯
不要害怕犯錯!犯錯是學習的必經過程。
找機會跟外國朋友聊天、參加英文口說社團,或是自己對著鏡子練習。
重點是要多開口說英文,不要怕丟臉,也不要怕說錯。
每次說錯,都是一次學習的機會,下次就會更進步。
6. 用「英文思考」來「描述生活」
這是很重要的一步!嘗試用英文描述你每天的生活。
比如說,早上起床,你可以想:「I woke up at 7 am. I made myself a cup of coffee. The coffee smells really good!」
中午吃飯,你可以想:「I’m having a Taiwanese beef noodle soup for lunch. It’s so delicious!」
晚上睡覺前,你可以想:「I’m so tired. I’m going to bed now. Good night!」
透過這種方式,你可以把英文融入到你的日常生活中,讓英文不再只是一門學科,而是一種生活方式。
7. 用「英文解釋英文」
當你遇到不會的單字或片語時,不要馬上查中文翻譯,試著用英文來解釋它。
比如說,你不知道「awkward」是什麼意思,你可以查英文的定義,例如:「uncomfortable or embarrassing; causing difficulty; hard to deal with」。
然後,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解釋:「It’s like when you accidentally say something inappropriate in a formal situation, and everyone feels uncomfortable. That’s awkward!」
這樣一來,你就不只是記住一個單字,而是真正理解了它的含義和用法。
8. 培養「英文幽默感」
幽默感是一種很重要的溝通技巧。如果你能用英文說笑話,或是理解英文的幽默,那就表示你的英文能力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。
你可以看英文的喜劇、收聽英文的脫口秀,或是閱讀英文的幽默故事。
學習英文幽默,不僅可以讓你說英文更有趣,還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外國文化。
9. 不要害怕「口音」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音。不要為了追求完美的發音,而感到壓力。
重點是要讓對方聽得懂你在說什麼。
只要你的發音清晰、語調自然,就算帶有一點口音,也不會影響你的溝通。
而且,口音也是你的個人特色!不用刻意去模仿別人的口音。
10. 找一個「語言交換夥伴」
找一個以英文為母語的人,互相學習對方的語言。
你可以教他中文,他教你英文。
透過這種方式,你可以練習口說,學習道地的英文用法,還可以認識新的朋友。
實際演練:情境對話
讓我們來模擬一個簡單的情境:你在咖啡廳遇到一位外國朋友,想要跟他聊天。
翻譯思考模式:
你(腦中):「你好,我叫…,很高興認識你。」 -> “Hello, my name is…, nice to meet you.” (說出來有點卡卡的)
英文思考模式:
你: “Hey! How’s it going? I’m [你的名字]. Nice to meet you too!” (聽起來更自然、更友善)
對方: “Hi [你的名字]! I’m [對方的名字]. I’m doing great, thanks! Just enjoying this coffee. What brings you here?”
翻譯思考模式:
你(腦中):「我也在喝咖啡,而且我覺得這間咖啡廳很棒。」 -> “I… I am also drinking coffee… and I think… this coffee shop is very… good.” (語氣平淡,缺乏情感)
英文思考模式:
你: “Me too! I’m having a latte. This place is awesome, isn’t it? I love the atmosphere.” (語氣更生動,表達了你對咖啡廳的喜愛)
解說:
- “How’s it going?” 比 “How are you?” 更常用,更口語化。
- “What brings you here?” 是問對方來這裡的目的,比 “Why are you here?” 更禮貌。
- “Awesome” 比 “Good” 更能表達你對咖啡廳的喜愛。
- “Atmosphere” 指的是咖啡廳的氛圍,是一個很實用的單字。
再舉一個例子:詢問路
你在台北迷路了,想要問路。
翻譯思考模式:
你(腦中):「請問,…火車站…怎麼去?」 -> “Excuse me… the… train station… how to go?” (文法錯誤,對方可能聽不懂)
英文思考模式:
你: “Excuse me,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the train station?” (文法正確,表達清晰)
或者更口語一點:
你: “Hey, do you know how to get to the train station from here?” (更隨意,更像跟朋友聊天)
解說:
- “Excuse me, could you tell me…” 是一個很禮貌的問路方式。
- “How to get to…” 是一個常用的句型,表示「如何到達…」。
- “Do you know…” 比 “Can you tell me…” 更隨意,更適合跟陌生人搭訕。
台灣用語加持,讓你的英文更接地氣!
在英文口說中,適時地加入一些台灣用語,可以讓你的表達更生動、更親切。
當然,要小心使用,不要過度使用,以免讓對方聽不懂。
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台灣用語,以及它們的英文表達方式:
- 加油! -> You can do it! / Keep it up! / Go for it! (根據不同的情境,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)
- 讚! -> Awesome! / Cool! / Great! (這些都是很常用的讚美詞)
- 超棒的! -> Amazing! / Fantastic! / Incredible! (比 “Awesome” 更強烈的讚美)
- 瞎爆了! -> That’s ridiculous! / That’s nonsense! / That’s unbelievable! (用來形容某件事情很荒謬)
- 遜斃了! -> That sucks! / That’s lame! / That’s disappointing! (用來形容某件事情很糟糕)
- 有夠…的! -> So…! / Very…! / Extremely…! (用來加強語氣) 例如: “This boba milk tea is so good!” (這珍珠奶茶有夠好喝的!)
- 是在哈囉? -> Are you kidding me? /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? / What’s going on? (用來表達你的困惑或不解)
- 傻眼! -> I’m speechless! / I’m stunned! / I can’t believe it! (用來表達你的震驚)
- GG了! -> I’m doomed! / I’m screwed! / I’m in trouble! (用來形容情況很糟糕,沒有希望)
重要提醒:
- 不要過度依賴台灣用語,以免讓對方聽不懂。
- 要根據不同的情境,選擇適合的表達方式。
- 多聽、多看 native speakers 如何使用這些詞彙,才能掌握正確的用法。
擺脫翻譯思考,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和耐心。
不要期望一蹴可幾,只要你每天堅持練習,不斷挑戰自己,相信你一定可以說出自然又流利的英文!
最重要的是,享受學習英文的過程!把學英文當作一件有趣的事情,你會發現,英文口說其實一點都不難!
記住,你不是在背書,你是在跟世界溝通! 勇敢地開口說英文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