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愛學英文

英文口說,我是怎麼從結巴鬼變成能哈啦的?

英文口說,我是怎麼從結巴鬼變成能哈啦的?

其實我以前英文口說爛到一個不行。

什麼程度?就是連去麥當勞點個餐,都會腦袋當機那種。排隊時明明在心裡默背了五遍「I’d like a cheeseburger meal, please」,結果輪到我開口,竟然說成「uh…cheese…one…thank you…」服務生還以為我在玩點菜版的英文猜猜樂。

但也不是我不想學啊,明明單字也背了,文法也知道一些,但只要要開口講英文,就會一陣恐慌,腦中冒出三個大字:「我不會」。

後來我終於突破這個口說大障礙,不靠什麼補習班,也沒有出國唸書。只是靠幾個超暴力的練習法,真的有用,短時間內進步飛快。

今天我就來分享,我是怎麼靠一些聽起來很中二但真的有效的方法,從英文小孬孬進化成「可以自由哈啦」的等級。

我發現最大的問題:不是不會英文,是不會開口!

這點我花了很久才看懂——其實我的英文不是不會,是「講不出來」。

你應該也有這種經驗:聽得懂、看得懂,但一到講就卡住。講一句話會先在腦中用中文想一次、翻譯成英文、再慢慢擠出來講……講到對方都可以睡午覺了。

後來我才知道,這其實是「沒有養成英文反射路徑」。

講白話點,就是你腦中沒有建立那種「看到東西就能用英文講出來」的神經連線。就像學騎腳踏車一樣,不是用背的,是要練到肌肉反應。

所以我開始了一種我自己發明的暴力訓練法——

自言自語訓練法,聽起來像瘋子,但真的有用!

這個方法超級簡單,但剛開始做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像神經病。

方法就是:每天對自己講英文三分鐘,而且錄音。

一開始的時候我會選生活中很普通的主題,像是「今天早餐吃什麼」、「我怎麼通勤上班」這種。

然後就開錄音,開始講。

規則只有一個:不能停下來。

不管你講得多破、多慢、多卡,都要硬講三分鐘。有時候我會講到句子不完整,像是:「Today I eat…uh…toast…with…um…coffee…because…no time…」但沒關係!我發現這種硬逼自己講出來的過程,才是進步最快的關鍵。

你大腦會開始很努力地找詞、拼句子,慢慢地就越來越順。

這就好像是健身一樣,你要練肌肉就得先讓肌肉痛,語言的神經也一樣,要讓它「痛起來」,才會長大。

自言自語其實超自由!可以亂講也沒人笑你

你知道嗎?這個方法還有一個大好處:完全不怕丟臉。

因為講的是「自言自語」,所以就算你講得破破爛爛、時態全錯,也沒有人會在旁邊指正你說「錯囉~主詞動詞不一致~」

你可以盡情試錯、亂講、加點尷尬的笑話(我有時還會自己模仿主持人或老外口音),完全無壓力。

比方說,我有一次錄音練習的主題是「今天公司的鳥事」,我就用超簡單的句子狂抱怨:

“My boss is crazy. He wants everything fast, but he doesn’t say what he wants. I think he is confused. Maybe he needs coffee. Or a new brain.”

雖然文法不是完全正確,但你知道嗎?**我講出來了!**這才是重點。

用5W1H讓你內容不再三句話講完

剛開始練的時候,其實很容易詞窮,講不到一分鐘就不知道講什麼。

這時候我就會用一個超實用的架構來延長內容:5W1H

這六個字母你應該不陌生:Who / What / When / Where / Why / How。

舉例來說,我今天要講「我怎麼去上班」,我就可以這樣發揮:

  • Who: “I go to work alone. Sometimes I see my coworkers on the train.”
  • What: “I take the subway every day.”
  • When: “I leave home at 8:15 AM.”
  • Where: “I take line 2, and get off at XYZ station.”
  • Why: “Because it’s faster than bus, and traffic is bad.”
  • How: “I walk to the station, then take the train for 20 minutes.”

有沒有發現?原本一件很簡單的事,加上這些提問就能變成一長串的內容。

重點不是你講得多完美,而是讓腦袋持續轉動、持續產出英文。這才是讓你講英文越來越順的秘訣。

錄音回放是進步的加速器(但一開始真的很想挖洞跳進去)

錄完音之後,我強烈建議一定要聽回去

我知道我知道,一開始聽自己講英文真的超級羞恥,會有種「天啊我聲音怎麼這樣」「怎麼講這麼破」的心情。但拜託你忍耐一下,因為這超級有幫助!

我自己就是靠回聽才發現,我有些句子講得太快、咬字不清,或是某些單字一直講錯。

而且你會驚訝地發現:第二次聽的時候,其實比當下感覺好很多

你會慢慢找到自己的節奏,也更知道要怎麼改進。這個過程超有成就感,就像打電動升等一樣,會上癮。

這種練習跟傳統補習班差在哪?

最大的差別就是:「你一直在輸出」。

傳統學英文,很容易卡在一直輸入:背單字、聽力練習、看影片。但實際上開口講的機會少之又少。

我以前就是背了幾千個單字,還是講不出一句完整的話,整個超挫折。

但這個練習法完全反過來:從輸出開始,反過來帶動輸入。

你講久了,會發現自己會去查單字、查句型,然後就會越來越會講。

給你一個我自己的練習SOP

如果你想試試看這個方法,我這邊整理一下我平常的做法,可以照著試試看:

  1. 選一個主題(生活化越好)
    比如今天中午吃什麼、上班發生什麼事、週末去哪裡玩。

  2. 設定3分鐘計時器+錄音
    我都用手機錄音App或是LINE自己開一個聊天室傳語音訊息。

  3. 開始講,不准停!
    講不出來就用最簡單的方式繞過去,像是 “I don’t know the word, but it’s like…”
    有創意最重要。

  4. 結束後聽一次,找一個可以改進的地方
    比如發音、句型、連貫性,挑一個就好,不要一次想全部改完。

  5. 隔天換一個新主題,再來一次!

這個方法不難,但你要願意每天做

老實說,這招聽起來簡單,但真正能每天做的人不多。

我自己剛開始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,後來是因為發現「進步太明顯」才開始變得上癮。

像有一次我跟一個外國朋友去吃熱炒,我居然可以邊吃邊聊邊開玩笑,當下整個超爽,有一種「欸!我真的可以用英文活著耶」的感覺。

那種成就感,是你背一百個單字也感受不到的。

我一直覺得,英文口說其實沒有什麼神秘的秘訣,就是你要讓自己多講,講到連腦子都習慣用英文在想事情。

不用怕講錯,講錯才會學到。

所以,不管你是學生、上班族、還是想出國旅遊的人,都可以從「每天自言自語三分鐘」開始,讓你的英文慢慢活起來。

如果你現在還是對講英文很有陰影,我誠心建議你試試這個方法一週看看,真的會嚇到你自己。

反正也沒人聽你講,怕什麼對吧?

如果你也有自己的練習方法,歡迎跟我分享。我們可以互相尬自言自語,看誰先從「破英文」升級到「流暢英文玩家」。加油啦,自己人最懂,咱們一起講起來!

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10-03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