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愛學英文

英文閱讀筆記術:告別鴨子聽雷,讓知識真正進到腦袋裡!

讀英文書或文章,常常覺得看完就忘,好像鴨子聽雷嗎?別擔心,這篇文章要跟你分享一套實用的英文閱讀筆記方法,讓你不再只是「讀過」,而是真正把知識「讀進去」!

告別茫然的英文閱讀,學習一套有效的筆記方法,將知識吸收並活用,不再只是囫吞棗!

為什麼要做筆記?就像幫你的腦袋蓋房子

想像一下,你買了一堆樂高積木,如果只是把積木丟在地上,永遠也組不出漂亮的城堡。閱讀就像是收集積木,而筆記就是蓋房子的藍圖和工具。

筆記可以幫助我們:

  • 專注思考: 閱讀時,筆記能強迫我們慢下來,思考文章的重點和邏輯。
  • 加深記憶: 手寫或打字的過程,能讓資訊在大腦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。
  • 方便複習: 日後複習筆記,能快速喚醒記憶,節省大量的時間。
  • 激發靈感: 筆記可以記錄閱讀時產生的想法和疑問,激發更深入的思考。
  • 融會貫通: 將不同來源的知識整理在一起,建立更完整的知識體系。

就像蓋房子需要藍圖一樣,閱讀也需要有系統的筆記來幫助我們理解和記憶。

筆記的類型:選你所愛,愛你所選

筆記的方法有很多種,沒有哪一種是絕對最好的,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。以下介紹幾種常見的筆記類型,你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選擇:

  1. 線性筆記 (Linear Notes): 最傳統也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按照文章的順序,一條一條地記錄重點。

    • 用法: 適合記錄結構簡單、條理分明的文章。

    • 優點: 容易上手,速度快。

    • 缺點: 可能會流於抄寫,缺乏思考。

    • 例句:

      • 原文: “The key to success is hard work and perseverance.”
      • 筆記: “Success = hard work + perseverance” (成功 = 努力 + 毅力)
      • 中文翻譯: 原文:「成功的關鍵在於努力和毅力。」 筆記:「成功 = 努力 + 毅力」
    • 教學說明: 這種筆記方式很直觀,但要注意不要只是複製原文,要用自己的話來概括,並找出文章的核心概念。

  2. 康乃爾筆記法 (Cornell Notes): 將筆記頁面分成三個區域:筆記區、線索區、總結區。

    • 用法: 適合課堂筆記或需要深入理解的文章。

    • 優點: 系統性強,能幫助思考和複習。

    • 缺點: 需要事先規劃版面,可能比較耗時。

    • 例句:

      • 筆記區: (記錄文章重點)
        • “Photosynthesis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plants convert light energy into chemical energy.” (光合作用是植物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)
        • “Chlorophyll is the pigment that absorbs light energy.” (葉綠素是吸收光能的色素)
      • 線索區: (記錄關鍵詞或問題)
        • Photosynthesis (光合作用)
        • Chlorophyll (葉綠素)
        • Energy conversion (能量轉換)
      • 總結區: (用簡短的句子概括重點)
        • “Plants use photosynthesis to produce energy from sunlight.” (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從陽光中產生能量)
      • 中文翻譯: 筆記區記錄了光合作用的定義和葉綠素的作用,線索區則提取了關鍵詞,總結區用一句話概括了光合作用的意義。
    • 教學說明: 康乃爾筆記法的重點在於線索區和總結區,這兩個區域能幫助我們回憶和理解筆記內容。

  3. 心智圖 (Mind Map): 以中心主題為起點,向外發散出相關的概念和關鍵詞。

    • 用法: 適合整理複雜的概念、激發靈感。

    • 優點: 視覺化呈現,能幫助記憶和聯想。

    • 缺點: 需要一些繪圖技巧,可能比較雜亂。

    • 例句:

      • 中心主題: Climate Change (氣候變遷)
      • 分支:
        • Causes (原因): Greenhouse gases, deforestation, burning fossil fuels (溫室氣體,森林砍伐,燃燒化石燃料)
        • Effects (影響): Rising sea levels, extreme weather events, melting glaciers (海平面上升,極端天氣事件,冰川融化)
        • Solutions (解決方案): Renewable energy, reducing emissions, reforestation (再生能源,減少排放,重新造林)
      • 中文翻譯: 心智圖以氣候變遷為中心,向外發散出原因、影響和解決方案等分支,每個分支再延伸出更細節的概念。
    • 教學說明: 心智圖的關鍵在於使用關鍵詞和圖像,並建立概念之間的連結。

  4. 大綱式筆記 (Outline Notes): 使用層級分明的符號 (例如:羅馬數字、字母、數字) 來組織筆記內容。

    • 用法: 適合記錄結構嚴謹、邏輯清晰的文章。

    • 優點: 條理分明,能清楚呈現文章的結構。

    • 缺點: 可能比較僵硬,缺乏彈性。

    • 例句:

      • I. Introduction (導論)
        • A. Background information (背景資訊)
        • B. Thesis statement (論點陳述)
      • II. Body Paragraph 1 (主體段落 1)
        • A. Topic sentence (主題句)
        • B. Supporting evidence (佐證)
      • 中文翻譯: 大綱式筆記用羅馬數字表示主要章節,用字母表示子章節,用數字表示更細節的內容,呈現了文章的層級結構。
    • 教學說明: 大綱式筆記的重點在於掌握文章的結構,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個段落的重點。

  5. SQ3R 法 (Survey, Question, Read, Recite, Review): 一種系統性的閱讀方法,包含了五個步驟。

    • 用法: 適合需要深入學習和記憶的文章。
    • 優點: 能提升閱讀效率和理解力。
    • 缺點: 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。
    • 步驟:
      • Survey (預覽): 快速瀏覽文章,了解文章的架構和重點。
      • Question (提問): 根據預覽的結果,提出想要了解的問題。
      • Read (閱讀): 仔細閱讀文章,尋找問題的答案。
      • Recite (背誦): 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,並將重點寫下來。
      • Review (複習): 定期複習筆記,加深記憶。
    • 例句: 假設要閱讀一篇關於 “The History of the Internet” (網路歷史) 的文章。
      • Survey: 快速瀏覽標題、副標題、圖片等,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。
      • Question: 根據預覽的結果,提出問題,例如: “When was the Internet invented?” (網路是什麼時候發明的?) “Who invented the Internet?” (網路是誰發明的?) “What were the early uses of the Internet?” (網路的早期用途是什麼?)
      • Read: 仔細閱讀文章,尋找問題的答案。
      • Recite: 閱讀完後,用自己的話回答問題,並將重點寫下來。
      • Review: 定期複習筆記,加深記憶。
    • 教學說明: SQ3R 法的重點在於主動參與閱讀,透過提問、回答和複習,能更有效地理解和記憶文章內容。

筆記的內容:寫什麼才能事半功倍?

筆記的內容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重點概念: 記錄文章的核心概念和論點。

    • 例句:
      • 原文: “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increased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countries.” (全球化導致各國之間的經濟相互依存度增加。)
      • 筆記: “Globalization ⬆️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” (全球化 ⬆️ 經濟相互依存)
      • 中文翻譯:原文:「全球化導致各國之間的經濟相互依存度增加。」 筆記:「全球化 ⬆️ 經濟相互依存」
    • 教學說明: 用簡潔的符號或縮寫來記錄重點概念,能節省時間,並方便複習。
  2. 關鍵詞: 記錄文章中出現的關鍵詞和專業術語。

    • 例句:
      • 原文: “The concept of ‘cognitive dissonance’ refers to the mental discomfort experienced when holding conflicting beliefs.” (「認知失調」的概念指的是當持有衝突信念時所經歷的心理不適感。)
      • 筆記: “Cognitive dissonance = mental discomfort (conflicting beliefs)” (認知失調 = 心理不適 (衝突信念))
      • 中文翻譯:原文:「『認知失調』的概念指的是當持有衝突信念時所經歷的心理不適感。」 筆記:「認知失調 = 心理不適 (衝突信念)」
    • 教學說明: 記錄關鍵詞能幫助我們快速回憶文章的內容,並加深對專業術語的理解。
  3. 例證: 記錄文章中用來支持論點的例子。

    • 例句:
      • 原文: “For example, the iPhone’s success can be attributed to its user-friendly interface and innovative features.” (例如,iPhone 的成功可以歸因於其使用者友善的介面和創新的功能。)
      • 筆記: “iPhone: user-friendly interface, innovative features” (iPhone:使用者友善的介面,創新的功能)
      • 中文翻譯:原文:「例如,iPhone 的成功可以歸因於其使用者友善的介面和創新的功能。」 筆記:「iPhone:使用者友善的介面,創新的功能」
    • 教學說明: 記錄例證能幫助我們更具體地理解文章的論點。
  4. 自己的想法: 記錄閱讀時產生的想法、疑問和聯想。

    • 例句:
      • 原文: “The author argues that social media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mental health.” (作者認為社群媒體對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。)
      • 筆記: “Author argues social media ⬇️ mental health. But is it causation or correlation?” (作者認為社群媒體 ⬇️ 心理健康。但這是因果關係還是相關性?)
      • 中文翻譯:原文:「作者認為社群媒體對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。」 筆記:「作者認為社群媒體 ⬇️ 心理健康。但這是因果關係還是相關性?」
    • 教學說明: 記錄自己的想法能激發更深入的思考,並將知識與自己的經驗連結起來。
  5. 圖表和圖像: 用圖表或圖像來呈現資訊,能幫助記憶和理解。

    • 例句: 如果文章介紹了某種統計數據,可以繪製一個簡單的圖表來呈現數據的變化趨勢。
    • 教學說明: 圖表和圖像能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,更容易記憶。

筆記的工具:數位還是手寫?

筆記的工具可以是紙筆,也可以是電腦或平板。選擇哪種工具取決於個人的習慣和偏好。

  • 紙筆:
    • 優點: 方便攜帶,隨時隨地都可以做筆記。
    • 缺點: 整理和修改比較麻煩,搜尋困難。
  • 數位工具: (例如:Evernote, OneNote, Google Docs)
    • 優點: 方便整理和修改,容易搜尋,可以雲端同步。
    • 缺點: 需要網路,可能分散注意力。

無論選擇哪種工具,都要選擇自己最習慣和順手的。

筆記的複習:讓知識成為你的超能力

筆記做完了,並不代表學習就結束了。更重要的是定期複習筆記,讓知識真正進入到大腦裡。

  • 定期複習: 建議每天、每周、每月定期複習筆記。
  • 主動回憶: 複習時,不要只是被動地閱讀筆記,要嘗試主動回憶文章的內容。
  • 重新整理: 根據自己的理解,重新整理筆記,建立更完整的知識體系。
  • 應用知識: 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,能加深理解和記憶。

複習筆記就像是為大腦施肥,能讓知識之樹茁壯成長。

讓閱讀筆記成為你的好朋友

閱讀筆記不是一件苦差事,而是一種讓知識更有效進入大腦的方式。找到適合自己的筆記方法,並持之以恆地練習,你一定能告別鴨子聽雷,讓知識真正成為你的超能力! 祝你閱讀愉快!

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8-20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