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愛學英文

如何擺脫台式英文?讓你講英文像母語人士一樣溜!

如何擺脫台式英文?讓你講英文像母語人士一樣溜!

擺脫台式英文的魔爪,讓你的英文不再聽起來像翻譯軟體跑出來的!學會這些觀念和方法,輕鬆說出自然又道地的英文,讓溝通更加順暢!

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困擾?明明英文單字背了一大堆,文法規則也滾瓜爛熟,但一張口說英文,卻總覺得哪裡怪怪的?講出來的句子,連自己都覺得彆扭?別擔心,這就是我們常說的「台式英文」(Chinglish)!

台式英文就像一道菜,食材用的都是英文單字,但調味料卻還是中式的思維邏輯,結果做出來的料理,味道就是不太對。要擺脫台式英文,不能只是死背單字和文法,更重要的是要學習英文的思考方式,掌握英文的表達習慣。

觀念一:別再逐字翻譯,學習英文的思考邏輯

這是最常見,也是最容易犯的錯誤。很多時候,我們在講英文的時候,會習慣先把中文句子在腦海裡組織好,然後再一個字一個字地翻譯成英文。這樣的結果,往往會產生語法不通順,或是意思表達不清的情況。

舉個例子,如果你想表達「我今天早上喝了一杯咖啡」,很多人可能會直接翻譯成 “I drink a cup of coffee this morning.”

這句話文法上雖然沒有錯,但聽起來就是怪怪的,因為英文習慣用過去式來描述已經發生的事情,而且更自然的說法是 “I had a cup of coffee this morning.”

教學說明:

  • 不要逐字翻譯: 試著理解英文的句子結構和表達習慣,而不是把每個字都翻譯成中文。
  • 學習英文的思考邏輯: 思考英文母語人士會怎麼表達這個意思,而不是用中文的思維去套用英文。
  • 多閱讀、多聽: 透過大量的閱讀和聽力練習,培養對英文語感的敏銳度。

更多例子:

  • 台式英文: “Have you eat yet?” (你吃了嗎?)
  • 正確英文: “Have you eaten yet?” 或 “Did you eat?”
  • 台式英文: “I very like it.” (我很喜歡)
  • 正確英文: “I like it very much.” 或 “I really like it.”
  • 台式英文: “You know what I mean?” (你知道我的意思嗎?)
  • 正確英文: “Do you know what I mean?”

觀念二:擺脫制式文法,活用英文的表達方式

很多時候,我們在學校學到的文法規則,都是比較制式、比較死板的。但在實際的英文溝通中,人們往往會使用更口語、更自然的表達方式。如果一味地遵循制式文法,反而會讓你的英文聽起來很生硬。

舉個例子,你想表達「我沒有時間」,你可能會想到 “I have no time.”

這句話當然沒有錯,但其實還有更口語的表達方式,例如 “I don’t have time.” 或 “I’m short on time.”

教學說明:

  • 學習口語表達: 多看美劇、電影,多聽英文Podcast,學習英文母語人士的口語表達方式。
  • 不要害怕犯錯: 英文就是要多說,在犯錯中學習,在實踐中進步。
  • 多跟母語人士交流: 如果有機會,盡量多跟英文母語人士交流,學習他們的表達習慣。

更多例子:

  • 台式英文: “He is very tall.” (他很高)
  • 正確英文: “He’s really tall.” 或 “He’s super tall.”
  • 台式英文: “I think that is a good idea.” (我覺得這是個好主意)
  • 正確英文: “I think that’s a good idea.” 或 “That’s a good idea, I think.”
  • 台式英文: “I am very happy to meet you.” (很高興認識你)
  • 正確英文: “Nice to meet you.” 或 “Pleased to meet you.”

觀念三:掌握英文的慣用語和俚語,讓你的英文更道地

英文跟中文一樣,有很多慣用語和俚語。這些詞彙往往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淵源,如果不懂得它們的含義,就很容易產生誤解。學會運用這些慣用語和俚語,可以讓你的英文聽起來更道地,更自然。

舉個例子,”break a leg” 字面上是「把腿弄斷」,但其實是英文劇場中的一句祝福語,意思是「祝你好運」。

教學說明:

  • 收集慣用語和俚語: 在閱讀和聽力的過程中,注意收集常見的英文慣用語和俚語。
  • 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: 查字典,或是向英文母語人士請教,了解這些詞彙的具體含義和用法。
  • 在適當的場合使用: 在口語交流中,適當地運用這些慣用語和俚語,讓你的英文聽起來更道地。

更多例子:

  • “hit the books” (用功讀書)
    • 例句:I need to hit the books tonight. I have a big exam tomorrow.(我今晚要用功讀書,我明天有個大考。)
  • “piece of cake” (小菜一碟)
    • 例句:The test was a piece of cake!(這個考試簡直是小菜一碟!)
  • “cost an arm and a leg” (非常昂貴)
    • 例句:That car costs an arm and a leg!(那台車貴得要命!)
  • “under the weather” (身體不舒服)
    • 例句:I’m feeling a bit under the weather today.(我今天覺得有點不舒服。)
  • “bite the bullet” (硬著頭皮做)
    • 例句:I hate going to the dentist, but I have to bite the bullet and make an appointment.(我討厭去看牙醫,但我還是得硬著頭皮預約。)

觀念四:注意英文的發音和語調,讓你的英文更清晰

英文的發音和語調,對於溝通的順暢度,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。如果你的發音不準確,或是語調不自然,即使你使用的單字和文法都是正確的,對方也可能聽不懂你在說什麼。

舉個例子,”ship” 和 “sheep” 這兩個單字,只差一個音,但意思卻完全不同。如果你的發音不夠準確,就很容易讓人誤解。

教學說明:

  • 學習正確的發音: 透過發音教材、線上課程,或是請教發音老師,學習正確的英文發音。
  • 模仿母語人士的語調: 多聽英文Podcast,多看美劇、電影,模仿英文母語人士的語調。
  • 練習口語: 盡量多開口說英文,讓你的嘴巴習慣英文的發音方式。

關於連音、重音、語調:

  • 連音 (Linking Sounds): 英文中,為了讓語音更流暢,常常會將相鄰的單字連接起來發音。 例如:”an apple” 會聽起來像 “an napple”。練習連音可以讓你的英文更自然。
  • 重音 (Stress): 英文單字和句子都有重音,正確的重音可以幫助聽者理解你的意思。 例如:單字 “record” 當名詞 (紀錄) 時重音在第一音節,當動詞 (錄音) 時重音在第二音節。
  • 語調 (Intonation): 語調可以表達不同的情緒和意圖。例如:升調通常表示疑問,降調通常表示肯定。

觀念五:不要害怕犯錯,勇敢地開口說英文

這是最重要的觀念。很多人害怕說英文,是因為害怕犯錯。但其實,犯錯是學習的必經之路。只有透過不斷地練習,不斷地犯錯,才能不斷地進步。

教學說明:

  • 不要害怕犯錯: 把犯錯當作學習的機會,從錯誤中學習,從錯誤中成長。
  • 找到適合你的練習方式: 可以參加英文角、語言交換活動,或是找一個語言夥伴,一起練習英文。
  • 給自己鼓勵: 英文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要給自己鼓勵,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學好英文。

參與感:

想想看,我們小時候學說中文,也是跌跌撞撞,不斷犯錯,才慢慢學會的。學英文也是一樣,不要怕丟臉,勇敢地說出來,你會發現,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。

舉例與解釋:

  • 台式英文的迷思: 有些人覺得把英文講得很「標準」就是好,但其實重點在於溝通是否順暢。自然的英文不一定需要完美的文法,但一定要能清楚表達你的意思。
  • 情境應用: 想像你在咖啡廳點餐。
    • 台式: “I want a cup of coffee.” (雖然沒錯,但稍嫌生硬)
    • 自然: “Can I get a coffee, please?” 或 “I’ll have a coffee, please.” 更口語且有禮貌。
  • 文化差異: 了解英文國家的文化可以幫助你更理解英文的表達方式。例如,在台灣我們可能會直接說 “這個多少錢?”,但在英文國家,比較禮貌的說法是 “How much does this cost?” 或 “How much is this?”

額外提醒:

  • 學習資源: 現在有很多免費的線上資源可以幫助你學習英文,例如 YouTube 上的英文教學頻道、Podcast、線上字典等。
  • 找到你的興趣: 如果你對某個領域的英文特別感興趣,例如電影、音樂、運動等,可以透過這些途徑來學習英文,讓學習更有趣。
  • 持續學習: 英文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,即使你已經達到一定的程度,也要持續學習,不斷精進自己的英文能力。

擺脫台式英文,需要時間和努力,但只要你掌握正確的觀念和方法,並且堅持不懈地練習,一定可以說出一口流利又道地的英文!加油!相信你可以的!

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8-20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