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知道現在的社群語言有多流行嗎?
每次滑 IG、Threads、X 或 TikTok,總會看到一些看起來像密碼的縮寫,什麼YOLO、FOMO、OOTD、ROFL…有時候真的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小心錯過了年輕人世界的入場券。這些英文縮寫超有趣,而且不只是年輕人用得飛天遁地,連一些爸媽等級的人也開始跟上流行,想要跟孩子們有話聊。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15個我最常看到,也最喜歡用的英文縮寫,順便配一些我自己的小故事,讓你們邊學邊笑,順便也當作更新一下自己的社群字典吧!
有一次我在群組裡跟朋友聊天,我打了「IDC」,結果我那個平常有點神經大條的朋友居然回我說:「你打錯字了吧?你是要說 ID card 嗎?」我當場傻眼,原來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每天沉浸在社群語言的世界。來來來,我們從這個「IDC」開始說起!
1、IDC = I Don’t Care(我不在乎)
這個真的很好用,特別是吵架或是被問一些你完全沒興趣回答的問題時。例如有時候朋友問我:「你不覺得那個 K-pop 團最近很不行嗎?」我直接回「IDC」,整個話題瞬間降溫,然後他就會氣呼呼地換一個人聊天。雖然有點冷酷,但有時候真的沒必要為了迎合別人而勉強自己討論不感興趣的東西。
2、FOMO = Fear Of Missing Out(害怕錯過)
這個我超級有共鳴。每次朋友約出去玩,只要我不在現場,看到限時動態裡大家玩得很開心,我整個人就會超焦慮,覺得自己錯過了一場人生派對。就算只是去唱 K 或在某人家打電動,我都會內心大喊:「為什麼我不在!」這也是為什麼我幾乎不會拒絕邀約,寧願隔天累爆,也不想錯過。
3、YOLO = You Only Live Once(人生只有一次)
這句話真的是我人生座右銘之一。很多決定我都是靠這個想法來鼓起勇氣的。像是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出國旅行、辭掉一份超無聊的辦公室工作,還有買下那個貴到哭但穿起來超殺的外套,當下我腦中都只有一個聲音:「YOLO!」雖然有時候會後悔啦(像是帳戶見底的時候),但那種活在當下的快感真的無可取代。
4、BFF = Best Friends Forever(永遠的好朋友)
我有一個從國小就認識的朋友,我們一起經歷了戀愛、畢業、換工作、搬家,還一起追劇、一起哭、一起笑。雖然中間有幾年斷了聯絡,但後來重新聯繫上之後,那感覺完全沒有改變。BFF 真的是一種超越時間和距離的魔法。
5、DM = Direct Message(私訊)
每次認識新朋友、或者看到有人發了有趣的限動想回應,我都會「DM 一下」。不過有時候 DM 也可能讓人心跳加速,比如你 DM 一個曖昧對象,結果他秒回你一句「你太可愛了」的時候,那感覺真的好像中了樂透一樣。
6、ICYMI = In Case You Missed It(以防你錯過)
我每次分享好看的劇、好吃的餐廳、或是值得追的帳號給朋友,標題都會加上「ICYMI」。有時候覺得自己根本是部落客或小編轉世,熱衷於推坑別人,而且還會準備懶人包。分享真的會讓人快樂,尤其是當你看到朋友也愛上你推薦的東西時,那種成就感無與倫比。
7、ROFL = Rolling On the Floor Laughing(笑到在地上打滾)
這是我對某些朋友專屬的表情符號,每次他們說冷笑話或是傳一些腦洞大開的迷因圖片給我,我都會回「ROFL」,但其實我根本沒有在地上打滾,我頂多是在床上翻個身。不過這種浮誇的反應有時候也很療癒,讓對方覺得你有被娛樂到,我們之間的感情就會越來越好。
8、NP = No Problem(沒問題)
我在打工的時候常常用這個詞。像是店長叫我幫忙補貨或是幫客人搬重物,我都會笑笑地說「NP!」雖然心裡有時候會碎碎念「又不是我輪班」,但這種小事情真的不用太計較,能幫就幫,久了之後店長還特別給我多排一點薪水比較高的班,算是 karma 吧。
9、TTYL = Talk To You Later(稍後聊)
這個超適合那種你不太想繼續聊但又不想太直接冷場的時候。像有時候家族群組有人突然開始聊保健食品,我就會默默丟一句「TTYL」,然後假裝手機沒電。這個縮寫超方便,完全不會得罪人,推推!
10、OOTD = Outfit Of The Day(今日穿搭)
自從我開始經營自己的穿搭帳號之後,OOTD 就成了我最常用的 hashtag 之一。每次出門前都會站在鏡子前面拍一張全身照,有時候還會拍到遲到。其實拍穿搭也讓我更有動力打扮,覺得自己的生活有在進行某種「儀式感」,不是只是活著而已,而是用心地過日子。
11、LOL = Laugh Out Loud(笑出聲)
這是我最早接觸到的網路縮寫了,記得以前用 MSN 跟人聊天,對方講了一個笑話,我回「LOL」,結果他居然問我:「你在罵我喔?」看來大家對這些縮寫還是需要點熟悉度啊。現在我還是常用 LOL,不管是真的笑還是假笑,都很萬用。
12、TMI = Too Much Information(太多資訊了)
有時候朋友跟我分享他們的戀愛生活,講到一些太細節的東西(比如對方有沒有打呼、睡覺翻幾次身那種),我都會回一句「TMI」,然後裝作要去上廁所逃離現場。不是我不想聽啦,只是有時候資訊量真的太爆炸,腦袋會塞不下。
13、BRB = Be Right Back(馬上回來)
這個我常用在打遊戲的時候,特別是那種線上連線的手遊。有時候媽突然叫我去倒垃圾,我就趕快打「BRB」,然後衝去處理雜事再回來。打這個縮寫比直接離線有禮貌多了,至少讓隊友知道你不是 rage quit。
14、IMO = In My Opinion(依我看)
這個適合用在爭論快爆炸的時候,像是大家在吵誰才是最強漫威英雄,我就會說:「IMO 是鋼鐵人,畢竟他犧牲最大。」這樣一來,大家也比較不會覺得你在強加意見,而是你只是禮貌地分享自己看法。大推!
15、OMG = Oh My God(天啊)
最後一定要講的就是「OMG」,這真的百搭。開心、驚訝、崩潰、生氣的時候都可以用。像有一次朋友突然說她要結婚,我直接大喊「OMG!」結果隔壁桌的人還以為我在求婚。這個詞真的很有戲劇張力,隨時都能派上用場。
這些縮寫雖然看起來像密碼,但用久了真的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。不只是幫你省字數,還讓聊天更有趣、更生動。學起來、用起來,你也可以變成社群語言小達人,不管你幾歲、在哪裡、用哪個平台,都能順利接軌,不再錯過任何有趣的話題!你最喜歡哪一個縮寫呢?或者有遇過什麼搞笑的誤解?歡迎留言跟我分享,我一定會 LOL + DM 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