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讓英文比喻像珍珠奶茶一樣融入生活:道地台灣味比喻用法大公開!
探索英文比喻與隱喻,讓你不再死背單字,用台灣人的視角,將英文活用得像母語一樣自然!
比喻和隱喻就像語言的調味料,能讓表達更生動、更有趣。英文裡有許多常用的比喻和隱喻,如果能掌握它們的用法,就能讓你的英文表達更上一層樓,聽起來也更像「在地人」。別擔心,這篇文章不會讓你覺得像在啃教科書,而是像跟朋友一起泡茶、聊天的感覺,輕鬆學習這些有趣的英文表達方式!
1. 時間就是金錢 (Time is money)
這句比喻大家應該都很熟悉,意思就是時間非常寶貴,要好好利用。就像台灣人常說的「時間就是生命」一樣,提醒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。
例句: “I can’t afford to waste any time; time is money, you know.” (我可不能浪費時間,時間就是金錢,你知道的。)
台灣味解說: 這句話在台灣也很常用,尤其是在商業場合或是工作時,大家都會強調效率和時間管理。可以想像一下,老闆跟你說 “Time is money, 趕快把事情做完!” (Time is money, 快點把事情做完!) 的情景,是不是很有畫面感?
2. 冰山一角 (Tip of the iceberg)
這個比喻大家應該也聽過,指的是我們看到的只是問題或情況的一小部分,還有更大的部分隱藏在表面之下。就像冰山一樣,露出水面的部分只是小小的尖端,水面下卻是巨大的冰塊。
例句: “The complaints we’ve received are just the tip of the iceberg; there are probably many more dissatisfied customers.” (我們收到的抱怨只是冰山一角,可能還有更多不滿意的顧客。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用「檯面下的」來形容隱藏的部分,比如說 “檯面下的問題更多啦!” (檯面下的問題更多啦!) 或是 “這只是冰山一角,檯面下的水很深!” (這只是冰山一角,檯面下的水很深!) 這樣講是不是更貼近我們的生活?
3.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(The last straw)
這個比喻描述的是一個人在忍受到極限後,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,卻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。就像駱駝已經背負了很重的負擔,再加一根稻草,就讓牠再也承受不住了。
例句: “His constant lateness was the last straw; I had to fire him.” (他一直遲到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,我不得不開除他。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說 “這變成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” 或 “這變成導火線” 。也可以說 “他早就忍很久了,這次終於爆發了!” (他早就忍很久了,這次終於爆發了!) 這種說法更生活化。
4. 一片蛋糕 (Piece of cake)
這個比喻指的是某件事非常容易,就像吃一片蛋糕一樣輕鬆。
例句: “The exam was a piece of cake; I finished it in half an hour.” (考試簡單得像一片蛋糕,我半小時就做完了。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說 “這根本是小菜一碟!” (這根本是小菜一碟!) 或是 “這很easy啦!” (這很easy啦!) 這樣說是不是更有親切感?
5. 打破僵局 (Break the ice)
這個比喻指的是打破沉默或尷尬的局面,讓氣氛變得輕鬆愉快。
例句: “He told a joke to break the ice at the meeting.” (他在會議上講了一個笑話來打破僵局。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說 “炒熱氣氛” 或是 “先來個開場白” 。也可以說 “他先講個笑話,讓大家放輕鬆。” (他先講個笑話,讓大家放輕鬆。)
6. 逢場作戲 (Playing devil’s advocate)
這個比喻指的是故意提出與他人不同的觀點,來激發討論或挑戰既有的想法。
例句: “I’m just playing devil’s advocate here, but don’t you think that’s a risky strategy?” (我只是逢場作戲,但你不覺得那是個冒險的策略嗎?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說 “唱反調” 或是 “故意找碴” 。但 “逢場作戲” 其實更有專業的感覺,表示你是故意提出不同的觀點,不是真的要反對。
7. 眼不見為淨 (Out of sight, out of mind)
這個比喻指的是如果看不到或聽不到某件事,就會很容易忘記它。
例句: “I threw away all his old letters; out of sight, out of mind.” (我把他的舊信都丟掉了,眼不見為淨。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說 “沒看到就沒事” 或是 “船過水無痕” 。但 “眼不見為淨” 更強調的是心理上的作用,表示藉由讓自己遠離某件事,來忘記它。
8.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(You can’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)
這個比喻指的是你不能同時擁有兩種好處,必須做出選擇。就像你不能同時吃掉蛋糕,又想留著它一樣。
例句: “You can’t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too; you have to choose between a high-paying job and a flexible schedule.” (你不能魚與熊掌兼得,你必須在高薪工作和彈性工時之間做出選擇。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說 “想要馬兒好,又要馬兒不吃草” 或是 “哪有這麼好的事!” 。這個比喻提醒我們,人生中常常需要做出取捨。
9. 不要在雞蛋還沒孵化前就數小雞 (Don’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 hatch)
這個比喻指的是不要在事情還沒確定之前就太過樂觀,以免失望。就像不要在雞蛋還沒孵化之前,就開始數小雞的數量一樣。
例句: “They haven’t even signed the contract yet; don’t count your chickens before they hatch.” (他們還沒簽合約,不要太早高興。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說 “事情還沒定案,不要太早下定論” 或是 “先別高興得太早” 。這個比喻提醒我們,事情常常會有變數,要保持謹慎。
10. 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(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)
這個比喻指的是把所有的資源或希望都放在同一個地方,風險很高。
例句: “Investing all your money in one stock is like putting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.” (把所有的錢都投資在一支股票上,就像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。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說 “孤注一擲” 或是 “把寶都押在上面” 。這個比喻提醒我們,要分散風險,不要太過集中。
11. 開誠布公 (Clear the air)
這個比喻指的是坦誠地溝通,消除誤會或緊張的氣氛。
例句: “We need to clear the air and talk about what’s been bothering us.” (我們需要開誠布公地談談困擾我們的事情。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說 “打開天窗說亮話” 或是 “把話講清楚” 。這個比喻強調的是溝通的重要性,透過坦誠地交流,才能解決問題。
12. 在刀口上 (On the cutting edge)
這個比喻指的是處於技術或發展的最前沿。
例句: “The company is on the cutting ed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search.” (這家公司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處於領先地位。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說 “走在時代尖端” 或是 “領先潮流” 。這個比喻形容的是創新和進步。
13. 一舉兩得 (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)
這個比喻指的是用一個行動同時達到兩個目的。
例句: “I can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by picking up groceries on my way home from work.” (我可以順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買菜,一舉兩得。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說 “一石二鳥” 或是 “事半功倍” 。這個比喻形容的是效率和聰明。
14. 讓貓從袋子裡跑出來 (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)
這個比喻指的是不小心洩漏了秘密。
例句: “I accidentally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and told her about the surprise party.” (我不小心洩漏了秘密,告訴她關於驚喜派對的事。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說 “露餡” 或是 “破梗” 。這個比喻形容的是失誤和尷尬。
15. 你說的是我正在想的 (You took the words right out of my mouth)
這個比喻指的是你說的話正好是我正在想的,表示彼此的想法很一致。
例句: “You took the words right out of my mouth! I was just about to say the same thing.” (你說的是我正在想的!我正要說一樣的話。)
台灣味解說: 台灣人可能會說 “英雄所見略同” 或是 “我也是這樣想的!” 。這個比喻形容的是默契和共鳴。
如何更有效地學習和運用英文比喻?
多聽多看多用: 透過電影、影集、歌曲、書籍等,多接觸英文的語境,留意母語人士如何使用這些比喻。
記錄整理: 將學到的比喻記錄下來,包括意思、例句和台灣味的解釋。
主動練習: 嘗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些比喻,可以和朋友練習,也可以自己練習。
不要害怕犯錯: 語言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犯錯、不斷學習的過程,不要害怕犯錯,勇敢地嘗試!
創造情境: 想像在台灣會怎麼用類似的說法,然後試著用英文表達出來,這樣能更自然地運用這些比喻。
學習英文比喻就像學習料理一樣,一開始可能覺得很困難,但只要多練習、多嘗試,就能做出美味的佳餚!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輕鬆、更愉快地學習英文,讓你的英文表達更上一層樓!記住,語言的學習是為了溝通和交流,最重要的是享受這個過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