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一開始並不是為了什麼偉大的目標,只是覺得自己英文太爛,尤其是寫作,常常腦子裡有一堆想法,結果一坐到書桌前卻只冒出幾個單字,整句話卡住不說,還很怕文法錯得離譜。後來偶然看到有人推薦「寫英文日記」這個方法,我想說不然試試看,反正也沒人會看,就當是練習。
一開始超級卡,真的卡到我懷疑人生。第一篇日記我寫了十五分鐘才擠出五句話,而且還超級簡單的那種句子,像是 “Today I ate lunch with my friend.” 就這樣。可是那天晚上我還是有點小成就感,因為我真的寫了英文,沒有只是看書或背單字,是我自己拼出來的句子。
慢慢地,我發現每天寫一點,英文真的會變好。不是立刻就變成寫作高手,但有幾個好處超明顯。第一個就是我變得比較不怕寫錯,以前我很怕文法錯、單字拼錯,現在我比較能放下那種完美主義,先寫再說,先把想法寫出來再來修。
而且日記這東西超自由,完全沒有人在管你要寫什麼。心情不好就抱怨一下、工作壓力大就發牢騷、生活無聊就記錄一下今天吃了什麼。久了你會發現,其實生活中有很多小事都可以拿來當練習題材。這樣寫下來,單字量也會偷偷增加,因為你想要表達的東西變多了,自然會去查新的詞彙。
有時候我會挑戰自己寫長一點的段落,或是用一個特定的文法句型來寫,例如嘗試多用過去完成式、多用連接詞讓句子變得更自然。這種小小的練習讓我在寫英文的時候開始比較有邏輯,不再是單一句話拼湊。
最有趣的是,當我寫了一段時間之後,回頭看以前的日記會有一種「哇我以前真的這樣寫喔?」的感覺,有時是覺得當時的文法好奇怪,有時是感覺現在進步好多。這種進步感真的很有成就感,會讓人更想繼續寫下去。
有人問我會不會怕寫錯英文讓自己養成壞習慣,其實我一開始也有這個疑慮。後來我的做法是寫完之後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來幫我檢查,例如Grammarly或是LanguageTool,先抓一下錯字跟大錯誤,但我不會太依賴它們。我覺得英文日記的重點不是寫出完美的文章,而是透過書寫讓自己更熟悉英文的語感。
久了之後,我發現英文日記不只是語言練習工具,還變成我釐清思緒的方法。有些時候我心情亂到講不出來,結果寫日記反而讓我慢慢冷靜下來。寫著寫著,有時候突然會發現自己原來真正煩的是什麼,或是重新看清楚一件事。就算是用英文寫,這樣的過程也一樣有效,甚至有種距離感,讓我更容易客觀看自己。
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穫是,我的英文寫作變得更自然了。以前寫英文我總是想用很高級的字或很正式的語氣,結果寫得超僵。現在因為習慣用英文日記記錄日常,我開始知道怎麼用比較口語、自然的表達方式。這對之後寫email、報告,甚至寫社群貼文幫助都很大。
如果你也跟我一樣,覺得自己英文寫作卡卡的,其實不妨就從寫英文日記開始。不用多,一天三句也好。最重要的是不要逼自己一定要寫得很完美,一開始寫得破破的也沒關係,那些破碎的句子就是進步的起點。
我也曾經把自己的某篇英文日記拿去請英文比較好的朋友幫忙看,請他指出一些用詞或文法上的問題。他給我的回饋超有幫助,有些錯誤是我反覆犯但沒發現的,有些是他建議我換個說法會更自然。從那之後我就比較敢讓人看我寫的東西了,因為我知道錯誤其實是學習的一部分。
現在我有時候還會嘗試寫一些比較有主題的段落,例如「我對旅行的想法」或是「我最近在煩惱的事」。這比單純記流水帳還難一點,但挑戰也比較大,有助於練習組織想法、延伸句子。有時候也會嘗試模仿別人寫的文章風格,比如看一篇簡單的英語文章後自己用類似的句子去寫日記,這樣練習模仿也能學到不少。
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「不要停」。不管寫得好不好,不管今天心情怎樣,盡量讓自己養成每天寫一點的習慣。英文日記不是要讓你變成作家,而是幫你建立語感、練習思考、跟英文變熟。就像健身一樣,一開始可能會累,會痠,但慢慢你會發現進步來得比你想像中快。
有一陣子我忙到連日記也懶得寫,那幾週明顯感覺英文變得有點生疏。這讓我更確定:英文這種東西不練就會退。後來我就算很忙,也會硬擠出五分鐘寫一小段。甚至有時候我用手機語音輸入快速記錄,然後再修改成比較通順的句子,也是一種練習。
總之,英文日記真的幫我打開了英文寫作的開關。不只是英文變好,更重要的是讓我有了持續輸出的習慣。從一句話到一段話,從短短的筆記到像這樣的一篇分享,一步步累積起來,每一篇日記都是前進的一小步。如果你也想讓英文寫作更順暢,不妨今晚就試著打開記事本,寫下今天的小故事,英文的、不完美的,但屬於你自己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