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別是在閱讀方面,一開始真的像是在看一整頁的火星文。明明單字一個一個查過,但還是讀不懂文章的意思,那種挫折感,我記得非常清楚。
不過好消息是,閱讀理解真的可以練起來的!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步驟,就能越讀越有成就感,甚至開始愛上讀英文文章。今天就想來聊聊我自己在學英文過程中,怎麼從「看不懂也不想看」變成「一看就停不下來」的三個重要轉變。
一開始別硬上!先挑你有興趣的東西
老實說,我以前就是那種想把自己逼到極限的類型。那時候還天真地想說:「好,既然要學英文,我就從BBC新聞下手!」然後當然就是看兩行就開始滑手機,完全無法專心。
後來我才發現,其實閱讀這件事跟運動一樣,剛開始不能太硬來。與其從難度高又沒興趣的文章下手,不如先從自己「真的想看」的東西開始。像我自己很愛追劇,於是我就去找我喜歡的影集的英文訪談來看。有時候是演員在節目上的聊天,有時候是幕後花絮的簡短文字敘述,那些內容不僅讓我讀得下去,還讓我想看更多。
如果你是喜歡美妝的,可以找國外的美妝部落客;喜歡運動的話,找球星的IG貼文也行。重點是,要讓自己開始覺得:欸~讀英文其實也沒那麼痛苦。
不要貪快,一次學會一點點就好
有一陣子我很焦慮,覺得自己英文進步太慢,結果那段時間就拼命查字典、抄筆記、做文法練習,但越學越累,也越讀越煩。後來我才明白,其實閱讀理解不只是看懂每一個單字,而是看懂整句話、整段內容的意思。
轉捩點是某次我在看一本簡易小說,刻意不去查每個不懂的單字,只是靠上下文去猜。結果出乎意料地,我居然看得懂大意,而且讀起來更順暢也更輕鬆。
這讓我學會了一件事:不要想一次把所有東西學起來,因為那只會讓你放棄。反而是每次多懂一點,日積月累就會進步超明顯。比如說我現在看到「on the fence」這個片語就會自動反應是「猶豫不決」,完全不用再想,也不用翻譯,這種感覺真的超爽。
練習「用英文去想」,不再先翻成中文
這一步對我來說,是最難但也最有用的。以前我讀一段英文,腦子裡都會自動翻譯成中文,但這樣一來,速度就會變慢,而且有些英文句子其實翻成中文反而更難懂。
直到我開始接觸一些比較輕鬆的英文內容,比如YouTube上外國人的vlog、一些生活化的文章,我才開始試著直接用英文理解。剛開始很卡,但慢慢地,我會抓到一種感覺,就是「我好像不需要翻譯了,我就知道他在講什麼」。
這個改變真的讓我受益超多,尤其在後來準備英文面試時,我發現自己不需要一邊聽問題一邊翻譯,反而可以直接用英文去思考並回答,效率整個大提升。
這三個步驟,說起來不難,但真的需要時間跟耐心。老實說,我也不是每天都超有動力,有時候還是會懶,有時候看文章還是看不懂,但我會記得自己是怎麼開始的,是怎麼走到現在這裡的。
英文閱讀就像慢慢學會一種新的思考方式,一開始辛苦是真的,但當你能夠讀完一篇自己以前完全看不懂的文章,那種成就感真的會讓人上癮。
如果你現在也正卡在「單字背了但文章還是不懂」的階段,那真的不要灰心。換個方式、慢一點、選你喜歡的內容開始,你會發現閱讀英文其實可以很療癒。
如果你也有學英文的心得或想問的事,歡迎留言一起討論,我真的很喜歡跟同路人互相交流~畢竟這條路有夥伴會輕鬆很多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