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evan

以前超愛買英文書

一直以來,我對英文的學習都處在一種「三天熱度」的循環。買了新單字書,前幾天超有熱情,還會畫螢光筆、記筆記;結果不到一週,那本書就開始吃灰了。下載了某個很紅的英文學習 app,每天打開背個幾個單字,還覺得自己超認真;一個月後連帳號密碼都忘了。
以前超愛買英文書

這樣的狀況你是不是也有過?如果有,那我們應該可以一起好好聊聊「學英文到底要怎麼持久」這件事。因為我後來發現,英文這件事,真的不是「有心就會學好」,而是心理建設超級重要。甚至,我覺得要學好英文,心理學反而比教材還重要。

我以前超愛買英文書,尤其那種寫著「用這本就可以搞定英文」的標題,聽起來太美好,常常忍不住就下單了。但幾本買下來,書櫃塞滿了,英文還是卡在「半桶水」的階段。直到某一次,我冷靜下來問自己:「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?」

我開始觀察自己,發現問題根本不是英文太難,也不是沒時間,而是我對學英文這件事有太多錯誤的期待。我總希望自己可以「快速」學會,想要一蹴可幾,最好是一兩個月英文就變溜,跟外國人聊天像喝水一樣輕鬆。但現實當然不會這麼順利,等到遇到挫折,我就會放棄。後來我才明白,保持動力不是靠「一開始的熱情」,而是靠「調整自己的心理預期」。

像有一次,我決定每天聽 10 分鐘的英文 podcast,還跟朋友打賭會持續一個月。第一天聽得超開心,還做了筆記;第二天也還 OK;到了第五天,我加班回家,累到只想滑手機,腦袋一直想:「今天不聽應該沒差吧,明天補起來就好。」結果就這樣一放,直接放生整個計畫。事後我才發現,我設的目標太「理想」,沒有考慮到現實生活裡會有很多干擾。

後來,我學聰明了。我把每天的目標設得超小,小到幾乎「沒有藉口」可以不做。比如說,我改成每天只要聽「一句」英文,或者背一個單字。你可能會覺得這樣太少,但很神奇,這個方法居然讓我撐了好幾個月!因為一旦開始,就比較容易繼續下去,像是一個開關打開了。

這就像心理學裡說的「啟動效應」,人一旦開始做一件事,就比較容易繼續做下去。只要不要讓自己完全停擺,學習就還在進行中。

還有一個我自己的小訣竅,就是「讓學英文變得有趣」。以前我都逼自己看那種很正經的新聞文章,什麼 CNN、BBC,結果每次打開不到三分鐘就想睡覺。後來我改成看 Netflix,從英文字幕開始,慢慢挑戰英文發音配英文字幕,再來甚至直接關字幕。這樣雖然進步比較慢,但因為有劇情、有情感、有笑點,我願意一直看,久了反而變得自然。

其中有一部影集叫《Brooklyn Nine-Nine》,是我練英文聽力的大功臣。裡面有很多警察辦案的術語,也有超多生活用語,而且角色講話都很快,一開始我真的聽得很崩潰。但我忍住了,因為太好笑了,忍不住想看下去,結果後來發現自己開始聽得懂一些句子,甚至能模仿角色的語調。

我還記得有一次,我在電梯裡聽到一個外國人說 “No biggie, I got this.” 我突然驚訝到心裡冒出:「欸,我居然聽得懂耶!」那一瞬間,真的比考試拿高分還爽。因為那不是死背來的,而是我真的從劇裡「感覺到」語言的使用。

當然,有時候還是會累,會懷疑自己到底為什麼要這麼辛苦。尤其在看到別人英文講得超流利的時候,內心會有一種「我是不是太笨了」的自我懷疑。但後來我學到一件事,那就是:不要把別人的進度當成自己的壓力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,重要的是你有在前進,不管多慢,都是自己的成就。

我有個朋友學英文的方式超佛系。他每天就只是早上刷牙的時候聽五分鐘英文廣播,晚上睡前讀一下英文 Twitter,就這樣維持了三年,現在已經可以自然地看原文書了。重點不是他用什麼方法,而是他找到了「自己做得下去的節奏」,並且持續。

如果你也常常覺得英文學不起來,也許不是你不夠努力,而是你把自己逼得太緊。很多人一開始設定的學習計劃太完美,什麼「每天兩小時、背 50 個單字、寫日記、看 TED」,結果第一週就累慘,然後就自暴自棄。其實,只要你每天「有接觸」一點點英文,久了就會累積。

我現在的英文學習方式是混搭型:早上醒來滑手機會先看一眼 BBC 的 app,有什麼看不懂的就算了;中午吃飯有空就看個英文 YouTube;晚上如果有力氣再看個影集。不會逼自己做完整的筆記,也不會責怪自己哪天沒學到什麼,這樣反而讓我更容易「一直做下去」。

有時候,保持動力的關鍵不是「越努力越好」,而是「越輕鬆越容易堅持」。讓自己喜歡學英文,而不是被它壓得喘不過氣。

學英文就像種樹,不是你每天拼命澆水就會長很快,而是你要找到剛剛好的節奏,讓它自然地長出來。偶爾會枯黃、會遇到蟲害沒錯,但只要你還在澆水,它總會慢慢長成你想要的樣子。

如果你曾經為英文焦慮過、沮喪過、懷疑過,那我想說:你不孤單,我也曾經一樣。但現在的我,不再用分數或流利程度來定義自己英文學得好不好,而是用「我有沒有每天願意再接觸一點英文」來看待自己。

因為只要還願意繼續,就是最棒的進步。


以字源為橋,學好英文
在一個普通的小鎮上,我的朋友小明過得並不順遂。他總覺得自己學不好英文,無論怎麼背單詞、練習語法,似乎總是抓不住那個學好英文的關鍵。一次偶然的機會,他遇到了一位非常特別的老師,這位老師並不像傳統的英語老師那樣死板,而是透過字源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學習英文。這不僅改變了小明的學習方式,也改變了他對英文的理解。
初識字源 小明那天剛好在一個咖啡館裡遇到一位陌生人,這位陌生人向他介紹了字源學的概念。這位叫李老師的朋友告訴他:“你學英語不僅是學單詞的意思,更要學它們的起源。當你了解了一個單詞的根源,你會發現,記憶它變得更加輕鬆。”
一起來學吧!學英文的常見錯誤及如何避免
學習英文這條路,可能比想像中的更曲折。在這條路上,會有各種挑戰,從語法錯誤到發音問題,從聽不懂到說不出,這些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過程。記得剛開始學英文時,我也曾經犯過不少錯誤,今天分享一些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的問題,並且提供一些實際可行的方法來避免這些常見的錯誤,讓你的英文學習更輕鬆、有效。
看整篇文章學習英文單字有時候真的會讓人抓狂
尤其是當你在腦袋裡翻來覆去記不住那些單字的時候。不過,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,我發現有些方法真的是能夠讓你記得更牢,學得更快,甚至還能讓學習過程變得更有趣!
我也曾經是那種每天花上不少時間背單字,結果記憶還是像流水一樣,根本就無法長期記住的學生。直到有一天,我發現其實記憶力的問題並不完全是「記不住」,而是「沒找到對的方法」!於是,我開始尋找一些能夠有效提升記憶力和單字學習技巧的方法,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,終於找到了一些真心有效的策略。
看整篇文章用英文看你喜歡的電影
當我們提到學習英文,很多人會立刻想到枯燥的文法練習和無聊的單字記憶。事實上,學習英文可以非常有趣,只要找到對的方法,讓自己投入其中。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些我自己曾經使用過的學習英文的有趣方法,這些方法不僅讓我愛上了英文學習,還讓我每次學習都覺得有新鮮感。
看整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