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evan

學英文聽力的過程,真的就像坐雲霄飛車

一下覺得自己快要聽懂了,一下又被速度打回原形。特別是當我第一次挑戰聽美劇或YouTube影片時,心裡只有一個聲音:「這根本是高速槍戰啊!」語速快到像在開車飆高速公路,還要我邊開邊翻字典,真的快瘋掉。
學英文聽力的過程,真的就像坐雲霄飛車

但說真的,我後來慢慢發現,聽懂快速英文對話,其實不是靠「硬聽」,而是要換個方法、培養一點節奏感,還有最重要的——讓耳朵習慣英文的「慣性」。這過程中我跌跌撞撞,也踩了不少雷,現在把一些親身經驗整理出來,希望能幫助正在努力的你,走得輕鬆一點。


一開始就被「正常語速」打趴

我記得我剛開始學英文聽力的時候,都是用教材裡那種超慢、字正腔圓的語音。那時候我很有自信,覺得自己「聽力還不錯」。直到有一天朋友推薦我看一部情境喜劇,說可以學日常口語。我信心滿滿打開影片,結果……一句也聽不懂。

他們講話根本沒在「念」,根本是在「噴」字!

很多單字我明明會啊,但一旦進到對話裡,連一句完整的句子都抓不到。那時候我才知道,原來聽力好,跟「單字量多」其實是兩件事。


語速快 ≠ 難懂,而是我們「不習慣」

後來我開始有意識地觀察為什麼我會聽不懂快速英文。有幾個重點是我親身感受到的轉捩點:

  1. 他們會連音、省音,甚至把字吞掉
    例如 “Did you eat yet?” 會變成 “Jeet yet?”
    一開始我還以為這是哪個新單字,搞了老半天才知道原來是簡單到不行的句子被「壓縮」了。

  2. 聽懂不等於每個字都聽到
    這是我後來最重要的體會。母語者其實也不會每一個字都聽清楚,他們靠的是上下文、語感和邏輯去「補字」。我們聽英文也要練習這種模式,而不是一句話聽個十遍只為抓到一個單字。

  3. 語調比單字重要
    有時候句子的語調就透露出情緒或意圖。像是 “Are you serious?” 聽起來驚訝、生氣還是開玩笑,完全靠語調決定。


開始建立「聽感肌肉」

和健身一樣,聽力要有感覺,要練出「聽感肌肉」。我嘗試過很多方式,以下這幾個真的對我幫助最大:

  • 反覆聽一段,直到能跟讀出聲

    這個方法超土,但超有效。我會找一小段(30秒左右)的影片,先聽一遍,然後開字幕對照,再關掉字幕自己跟著念。念到可以不看字幕說出來、跟語速同步為止。這個訓練幫我抓到他們講話的節奏和省略方式。

  • 每天聽,但不強迫自己要「完全理解」

    有一段時間我每天早上刷牙時就放一集Podcast,無論聽懂多少我都不重播。這是為了讓耳朵「泡在英文裡」,不是為了馬上變好。而且這種聽力背景音久了真的會默默內化,後來我再聽同一集,竟然懂了超多!

  • 用「雙字幕」打開語感開關

    我後來迷上了一個app,支援英文+中文雙字幕同步顯示(網路上也有些影片資源有這功能)。這幫我大量建立語感,因為我會「眼睛對照句子」,腦中默默就學到很多慣用語。


別怕重複,反而要選你喜歡的東西一聽再聽

有一段時間我很迷《The Office》,每天都要看幾集。看久了我竟然能「預測」他們接下來要說什麼,甚至有些台詞還會自己在腦中「跳出來」。這不是因為我變聰明,而是我重複聽了一百次!

聽力真的需要重複,而且重複的東西要「你喜歡」。如果只是為了考試硬聽CNN或BBC的新聞,可能撐不到三天你就會想把耳朵丟了。相反的,你喜歡的劇、喜歡的主題、甚至是搞笑的短片,只要你願意反覆聽,它就是最好的素材。


聽不懂的時候,不要懷疑自己,是正常的!

我有時候會突然聽到一段英文,完全沒聽懂,心情就開始動搖:「是不是自己英文退步了?」但後來我學會一件事——就算是母語者,有時也聽不懂口音重的人或講話太快的片段。這不是「我不夠好」,而是「我還不熟悉這種講法」。

所以,聽不懂的時候,不要馬上怪自己,可以先當作耳朵今天在健身,沒抓到也沒關係,明天再來。


抓關鍵字,而不是每個字

以前我習慣每個字都想聽清楚,但那真的會累死自己。後來我練習「抓關鍵字」的方式,效果反而更好。比如說:

句子是 “Hey, do you wanna grab some coffee later or maybe catch a movie?”

我不一定能聽到 every single word,但我聽到 “grab coffee”, “later”, “movie”,大致上意思就懂了。這樣不但減輕壓力,也更貼近我們實際在對話中的聆聽方式。


說出來也是一種聽力訓練

這可能聽起來奇怪,但我發現我在「開口說英文」的時候,聽力也一起變強了。因為當我自己說過某些句型,我的耳朵就比較容易抓到它們。像是 “What are you up to?” 這種片語,我之前總覺得很模糊,自己說幾次之後,哪怕對方講得再快,我也能抓到。

所以練聽力的時候,不要怕自己口說不行,可以一邊模仿、一邊跟讀,哪怕只是對著牆講。講久了,你會發現耳朵也變靈了。


用習慣打敗恐懼

學英文聽力最難的是剛開始那段「全聽不懂」的感覺。那個時候最容易放棄,因為會覺得自己永遠無法進步。但我自己的經驗是——只要你每天都有一點點的接觸,不求聽懂100%,只求「持續泡英文」,慢慢地,大腦會幫你整理出規律。

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:以前完全聽不懂的對話,竟然能跟上節奏、甚至還笑出來。那種成就感,真的會讓你愛上英文。


我到現在還是每天聽英文,有時候是Podcast、有時候是影片,甚至是影集的片段反覆看。不為了什麼考試,也不是什麼語言達人,而是因為我發現自己已經不再怕英文,甚至會期待下一次聽懂的那一刻。

如果你也正在為聽不懂快速英文對話而苦惱,先放輕鬆,給自己一點時間,把英文變成生活裡的一部分。你會發現,其實你比自己想的還要有感應力,只是還沒習慣它的節奏而已。


想試試我常用的聽力練習方法嗎?可以從你最喜歡的影片開始,關掉字幕,聽一遍,再慢慢打開字幕對照,最後試著跟讀。每天練個十分鐘,一個月後你會感謝現在還沒放棄的自己!

你最近最常聽的英文內容是什麼呢?我很好奇大家都用什麼來練耳朵~


以字源為橋,學好英文
在一個普通的小鎮上,我的朋友小明過得並不順遂。他總覺得自己學不好英文,無論怎麼背單詞、練習語法,似乎總是抓不住那個學好英文的關鍵。一次偶然的機會,他遇到了一位非常特別的老師,這位老師並不像傳統的英語老師那樣死板,而是透過字源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學習英文。這不僅改變了小明的學習方式,也改變了他對英文的理解。
初識字源 小明那天剛好在一個咖啡館裡遇到一位陌生人,這位陌生人向他介紹了字源學的概念。這位叫李老師的朋友告訴他:“你學英語不僅是學單詞的意思,更要學它們的起源。當你了解了一個單詞的根源,你會發現,記憶它變得更加輕鬆。”
一起來學吧!學英文的常見錯誤及如何避免
學習英文這條路,可能比想像中的更曲折。在這條路上,會有各種挑戰,從語法錯誤到發音問題,從聽不懂到說不出,這些都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過程。記得剛開始學英文時,我也曾經犯過不少錯誤,今天分享一些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的問題,並且提供一些實際可行的方法來避免這些常見的錯誤,讓你的英文學習更輕鬆、有效。
看整篇文章學習英文單字有時候真的會讓人抓狂
尤其是當你在腦袋裡翻來覆去記不住那些單字的時候。不過,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,我發現有些方法真的是能夠讓你記得更牢,學得更快,甚至還能讓學習過程變得更有趣!
我也曾經是那種每天花上不少時間背單字,結果記憶還是像流水一樣,根本就無法長期記住的學生。直到有一天,我發現其實記憶力的問題並不完全是「記不住」,而是「沒找到對的方法」!於是,我開始尋找一些能夠有效提升記憶力和單字學習技巧的方法,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,終於找到了一些真心有效的策略。
看整篇文章用英文看你喜歡的電影
當我們提到學習英文,很多人會立刻想到枯燥的文法練習和無聊的單字記憶。事實上,學習英文可以非常有趣,只要找到對的方法,讓自己投入其中。下面我就來分享一些我自己曾經使用過的學習英文的有趣方法,這些方法不僅讓我愛上了英文學習,還讓我每次學習都覺得有新鮮感。
看整篇文章